生卒年
昭和7年(1932)5月26日~民國109年(2020)10月11日
出生地
臺南州臺南市臺町(舊地名試經口,今中西區五條港里)
生平小傳
王永川為臺灣傳統工藝小木作的重要匠師,生於昭和7年(1932),卒於民國109年(2020),享壽89歲。
王永川出生於府城試經口(今臺南市海安路、郡緯街一帶),父親王西海,母親王陳足治,永川為家中長子。因清寒家境,14歲即輟學外出工作,前後在硓𥑮石街(今信義街)打鐵店與臺灣製鐵所習藝。服完兵役後,跟隨父親在關帝港(今開基武廟前)從事祭拜用頂、下桌及生活用家具製作,開始潛心學習製作小木作技術。20歲時與王盧梅女士結婚,婚後育3子3女。
父親王西海接近50歲時便萌生退意,交給王永川一批工具,讓他得以繼續從事木工製作。王永川師承學父親傳教的木作知識,善於製作頂下桌、佛龕、佛架、菜櫥等生活家具,也由於經濟貧乏,養成對於材料的珍惜。民國56年(1967)起將自己工作室起名為「永川工藝社」,由於精實縝密的木工技術口碑,逐漸在業界流傳開,但此階段尚未接觸神轎製作。
據王永川師回憶,約莫30歲那一年,臺南在地雕刻師李本忠先生前來央請幫忙做神轎木作結構的部分,這也開啟了永川師製作神轎的開端。永川師參考當時廟宇中存留古轎的形制、結構比例,運用自父親處習得的榫卯接合知識,鑽研轎體該有的結構特性及必須耐扛動的使用狀況,摸索出一套神轎製作的技術和方法。這一套技術所製作的神轎,擁有輕巧堅實耐用的特性,精美雅緻的外觀裝飾,讓作品頗受民俗信仰界的好評。「永川」的名稱與「大轎」的外形,逐漸結合緊密,因而成為一「永川大轎」品牌形象而扎根深耘。
王永川最初多半獨立作業,一頂神轎需耗時超過4個月,後來逐漸與同業合作,發展出一套生產流程,可以減少製作時程。永川工藝社出品的「永川大轎」品牌名號隨著作品流傳而全臺廣知,據永川師的說法,過往神轎製作的案子多是鑿花師傅接洽,再由木作師傅代工來作組裝,但現在是客戶直接到「永川工藝社」洽詢。數十年來的累積,永川大轎生產神轎超過四百餘頂,臺南市的廟宇宮壇使用就佔了七成,由這些接單生產的狀況,可見王永川的高知名度及響亮口碑。目前臺南西羅殿、臺南西港興安壇吳性堂、臺南崇福宮、臺南金華府內的武轎,都是王永川早年的作品,作品相當繁多。近年作品有臺北三峽三玄宮武轎、臺北普願宮文轎、臺北三重興保堂武轎、臺東汾陽壇武轎及經手修理臺東天后宮文轎。
正因為永川師的精湛手藝與榫卯木作接合的知識技術,在2009年獲青商總會頒贈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10年更由臺南市政府循文化資產登錄程序,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永川師登錄為傳統藝術「神轎製作」保存者,實至名歸為工藝界國寶級人物。
王永川的神轎製作技術,木作工夫是一大特色,採用平頭榫及格肩榫等木榫組合出神轎的骨架,而不使用釘合的方式,再用牛骨熬製的水膠黏合,提升神轎的結構堅固度,讓神轎的使用年限可以延長,在神轎出外遶境時也可以減少搖晃所造成的損壞。永川工藝社內有幾個小木作師傅,所以也會接受神轎以外的其他祭祀木器製作、修復委託。王永川說過自己從修復的老舊神轎的經驗中,改進自己出產的神轎尺寸、比例、榫接方式,可降低神轎損壞的機會,或讓神轎構件方便替換修復。王永川考量信仰用器物,需講究真材實料,耐用堅固,永川師在神轎製作上嚴格把關,要讓永川大轎的產品可以用上幾十年。
永川大轎除了神轎、頂下桌外,小木作技術也可運用製作各項生活、祭祀空間的用具,如:菜櫥、桌椅、薦盒、六(八)角几桌、琉璃燈、斗燈、馬賽爐、太師椅、籤桶、旗架或執事牌等。
王永川師從業60多年期間,帶出許多徒弟共計有:陳正隆、吳瑞麟、黃釧祥、顏進根、王永源,其中王永源為王永川師的胞弟,另開設「永圓傳藝社」,因技藝精湛,目前也由臺南市政府登錄為傳統藝術「細木作」保存者。
永川工藝社內木作師傅有:永川師長子王政雄(武轎、匾額)、女婿洪廖諸(文轎、武轎、頂下桌)、外孫洪子淵(武轎、文轎)及萬士賢(神椅),鑿花師傅群則有黃宗憲、陳明河、侯金輝、林嘉興、董文祥、王延(王永川孫)等師傅。對於永川工藝社日後技藝傳承,王永川師表示可稍感寬心。只是在見到第三代回家傳承的同時,卻也發現罹患癌症,經治療後,身體逐漸走下坡,2020年10月11日下午4時因肺部積水辭世,享壽89歲
資料出處
1.社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協會,《台南市傳統工藝普查計畫調查成果報告書》,2008,未出版:臺南市政府委託案。
2.陳志昌、李元植、陳英耀,《榫卯乾坤藝—王永川神轎製作技藝專書》,2015,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