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惠忠

外國人原名
Brendan Michael O’Connell
性別
領域類別
宗教類
生卒年
1936年2月28日~2020年4月16日,享壽84歲
出生地
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生平小傳
甘惠忠神父,英文名Brendan Michael O’Connell,父親是Patrick O’Connell,母親為Helen Klimowski O’Connell。甘惠忠1936年2月28日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2020年4月16日在紐約瑪利諾教會聖德勒撒宿舍(St. Teresa’s Residence)過世,享壽84歲。甘神父在家中排行老二,兄弟姊妹共有7人,求學歷經全聖皇后小學(Queen of All Saints Elementary School)、布魯克林預備中學(Brooklyn Preparatory High School)、瑪利諾初級神學院(Maryknoll Junior Seminary)、瑪利諾學院藝術哲學學士(Maryknoll College,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in Philosophy)、瑪利諾神學院宗教教育碩士及神學碩士(Master of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Master of Divinity degrees in Theology from Maryknoll Seminary)。1963年起至去世,擔任瑪利諾教會神父職共56年。
1963年5月獲得上述碩士學位後,6月8日天主教瑪利諾會授職甘惠忠為神父,8月21日指派到臺灣苗栗傳教,甘神父因為傳教需求開始學習起客語、泰雅語及中文。1965年7月奉派在泰安鄉清安村擔任天主堂主任神父,1968年7月擴大負責大湖及泰安鄉天主堂的傳教工作,前後共計在苗栗縣傳教11年。甘神父以機車代步行走苗栗山林,經常帶著大批日常生活用品,前往不同教堂主持禮拜,苗栗山區道路蜿蜒崎嶇,來回一趟常都要耗損一天時間。在苗栗傳教期間,他多次親睹心智障礙的村民,有些被關在家裏、見不得人;有些野放於山林,沒有親人關懷。當時的臺灣經濟尚未改善,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對這些心智障礙者常是以忽視方法處理,言語上更以「白癡」或「智障」等不尊重的稱呼。當年臺灣對於特殊教育認識很少,更不論地處偏遠的苗栗,這裡沒有相關機構、沒有收容教養院,心智障礙者的成長中沒有治療、沒有復健、沒有教育。神父親眼看到這些心障者的處境,更同理家裡有個心障者的艱苦,他常和心障父母們交談,生養了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談到這類孩子,總是不斷地難過地落淚,更擔心自己年老死後,「孩子怎麼辦?」每一次看到身心障礙父母親們的流淚、感嘆,神父總是被觸動心裡的記憶,神父說:「因為我也有一個這樣的妹妹,所以我知道他們的心情。」
甘神父的二妹在出生後確診為唐氏症,二妹6歲時屆學齡期,想到公立小學申請就讀,由於當時美國特殊教育也才在發展,類似特殊教育兒童等待入學相當眾多,以致困難狀況重重。甘神父在臺灣傳教過程觀察到類似的特殊兒童困境上演,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因自責和絕望,常拒絕與外界溝通聯繫,甚至偏激的打算放棄孩子生命。於是在苗栗山區傳教6年後,甘惠忠神父向教會申請再進修通過,1974年至南康乃狄克州立大學專攻智力障礙的特殊教育,1975年取得特殊教育碩士學位。同年9月返台後再度進修中文複習課程,1976年2月接掌臺南市瑞復益智中心(St. Raphael Opportunity Center)主任,至1992年7月,共計16年。
1976年神父接任安美麗修女在臺南市北區南園街達義修院開創的瑞復益智中心主任一職,同年瑞復益智中心遷址到安平漁港運河路。甘神父接任中心主任後發現,當時瑞復的專任教師有4人,其中2人是義工兼司機,學生數量不到20人,學生數量相當少。不同於當時一般教養院以「收容」為主,神父接任瑞復益智中心的理想,是針對3歲以下的心智障礙兒,提供醫療與教育服務的「早期療育」,把握黃金療育期復健,讓孩子們能儘早克服發展遲滯帶來的不便,減少日後生活障礙。瑞復益智中心願意幫忙任何一位學習能力有問題的幼兒,但是當時相當少幼兒願意來接受服務,因為很多家長不願意承認及接受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心智障礙兒。
推廣及尋求合作,甘惠忠神父請臺南教區派來的社工去拜訪婦產科和醫院,透過醫生和護士的協助與轉介,讓這些家裡生下心智障礙兒的家長,可以知道瑞復益智中心可以提供早期療育。只是在當時社會對於這類議題的討論及接受程度較低落,一般人對這類兒童不理解,進而表現的不友善,甚至特殊兒童的父母們也都認為孩子「沒用啦」、「早點過世就算了」。這樣的氛圍之下,鮮少有特殊孩子願意來到這裡接受教育,這樣的情況著實讓神父及工作人員感到挫折。
為了有效串聯資源,1976年甘神父發動臺灣的私立啟智教育機構之間的聯繫,成立「私立啟智教育聯誼會」的組織,讓特殊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強往來,資源共享,使特殊教育在臺灣更有成效。1976年教育部也開始進行第一次的特殊兒童普查,6~12歲有34,001位障礙兒童。在實際的行動上,1978年甘神父協助高正幸與陳青青夫妻在高雄市創辦收容智商不足四十兒童的「樂仁啟智中心」。甘神父認為,一方面心智障礙兒無法聽到一般孩子的聲音,而一般孩子也沒機會認識心智障礙的朋友,「我們的態度必須改變──由拒絕與隔離,改為接納、包容這個社會的所有成員。」這也是現代特殊教育強調的殘障兒童與正常兒童安置在一起接受教育,此運動稱之為「回歸主流」,是一種特殊教育的新信念,更是一種教育體制的新調適。
甘神父更主張以「日間托育」方式來照料,白天提供孩子復健與教育,課後能返家享受溫情。「我們做得再好,也不是孩子的家長,無法以收容來取代之。」1982年在熱心人士的協助下,10月取得立案及財團法人登記,使瑞復成為臺灣最早登記立案的心智障礙兒日間托育機構。
1983年4月在甘惠忠神父奔走下,創辦「中華民國啟智協會」,甘神父擔任首屆會長。同年瑞復益智中心所在的安平區運河街是屬臺南漁市場用地,由於漁港擴建工程,必須拆還,甘神父便遠赴西德向各地慈善基金會籌款,共籌得2千300萬元,於安平區西門國小漁光分校旁右側新建新廈,由市長蘇南成1983年4月20日主持破土典禮,1985年3月3日行政教學大樓落成啟用。
至1992年,瑞復益智中心已有專任教師30人,工作人員10餘人,學生達190餘人,占地3,000坪的特殊學校,依年齡及性質分「早期療育」、「學前」、「學齡」、「腦性麻痺」及「職業訓練」等5個部門,此外還具體能、感官、發聲訓練、韻律療育、社會行為適應與說話技能及職前陶冶訓練,並有美勞課程,以及參酌國小或學前教育課程,所規畫的一般常識授課。
七零年代臺灣尚缺啟智教育時,有甘惠忠、潘爾溫、葉由根等3位神父大力投入,因此被譽為是開辦臺灣特殊教育的三巨頭。從甘神父投入狀況及瑞復益智中心發展歷程來看,呈現一種帶領臺灣特殊教育發展的態勢,如1976年甘神父發動成立「私立啟智教育聯誼會」,而同年教育部也開始進行第一次的特殊兒童普查;1978年開始有幾個特殊教育團體成立,1980年《殘障福利法》也跟著訂定(2007年修正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後有特殊教育1984年立法院訂定《特殊教育法》完成。可以看到這些神父在國內推展特殊教育,也催生相關法源依據建立,特殊教育也進入常軌化教育體制的開始。那時政府有關特殊教育的法令缺乏,法源依據缺乏的同時,常使得很多工作推行備受質疑,所以因有了甘惠忠神父等人的行動帶領,台灣的特殊教育法條才日漸修訂,趨於完備。
1988年甘惠忠神父前往臺南縣玉井鄉創立「德蘭啟智中心」,使德蘭成為臺南縣第一所專為遲緩兒及身心障礙者服務的日間托育中心。
1989年成大醫學院小兒科朱曉慧醫師前來接洽甘惠忠神父,提到她在門診治療過程,統計發現1年約有100位3歲以下的嬰幼兒伴隨著有發展遲緩現象,專業判斷加上觀察實況,朱醫師認為光靠醫療或藥物是無法完整的幫助這些特殊兒童,孩子們需要的是及早的教育及整合式的資源支持,是種醫療與教育兼備的「早期療育」,所以希望甘惠忠神父幫忙發展遲緩的幼兒,把握黃金療育期復健,讓孩子們能儘早克服發展遲滯帶來的不便,減少日後生活障礙。
甘惠忠神父回憶說:「當她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早期療育時,我高興得要跳起來了!」甘神父說,獲得大型醫院的資源後,他讓瑞復中心的老師,進入醫院接受專業訓練,也慢慢購置一些復健設備,從院內20個3歲以下的孩子開始服務,逐步建立心障兒教育雛形,這些醫療及教育的合作過程及產出,逐漸影響到台灣對心障兒「早療」概念的建立。在成大醫院協助之下,1990年8月瑞復益智中心在設立早期療育組,是全臺灣第一個為發展遲緩嬰幼兒提供服務的機構,至此瑞復成為南臺灣最早提供早療轉介、托育、教養的服務中心,許多家有「發展遲緩」的家長聽從醫師建議進行「早療」,因此慢慢發展起南臺灣的早療特殊教育,進而慢慢擴大到整個臺灣。
由於教會規定神父每30年就必須回國,1992年8月甘神父卸下中心主任職務,9月回美3年,服務於美國瑪利諾會,中心主任職務由吳道遠神父接任。1995年9月返台,開始學習臺灣話約1年,1996年甘神父暫代麥恪悌在玉井鄉德蘭啟智中心的職務半個月,因臺南教區主教鄭再發的請求,7月至臺南縣學甲鎮籌設「伯利恒文教基金會」,專為臺南縣境內 6 歲以下,有發展遲緩的嬰幼兒及其家人服務,基金會並附設有慈母幼稚園。
當時臺灣各級學校已陸續能接辦學齡後特殊教育工作,但學齡前的發展遲緩兒仍缺乏正常教育。甘惠忠不贊同與外界隔離的教養院模式,主張在白天提供復健與教育,課後讓孩子返家享受,並讓零至六歲的遲緩兒與一般兒童一起在慈母幼稚園上課的「融合教育」。1997年,縣府社會局委託伯利恆基金會辦理台南縣北區嬰幼兒發展中心,提供身心障礙及發展遲緩兒日間托育及早療服務。由於甘神父的積極投入推動「融合教育」,2005年榮獲第三屆發展遲緩兒兒童優良從業人員「早療棕櫚獎」,2007年獲頒第七屆國家公益獎,2012年9 月獲頒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醫療奉獻獎,為第一位非醫療背景得獎的外國神父。
甘惠忠向當選第二任臺南市市長的賴清德說自己有三個心願,分別是填補慈母幼稚園旁的大洞、興建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及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2016年《國籍法》修改,是改為對中華民國國有特殊功勳之人,無須喪失原國籍便能申請歸化,也被稱為「甘神父條款」。是以2017年1月6日,甘惠忠從行政院長林全手中接過身分證,除成為《國籍法》修正通過後的第一人受惠者,他也成了有愛爾蘭、美國、中華民國國籍等多重國籍者。2017年冬天,甘神父因紅血球低下,返回美國紐約養病。2018年3月17日,回台參加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落成典禮,3月25日再赴美養病。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盛行於美國期間,4月16日清晨1點,甘神父在紐約州瑪利諾教會聖德勒撒宿舍(St. Teresa’s Residence)離世,享年84歲。
甘神父在台灣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倡導特殊教育,從「早期療育」、「回歸主流」、「融合教育」等,讓政府或民眾,在特殊教育的觀念與作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政府部分,有了法令的制定及經費的編列,在身心障礙兒的家長在心態上,願意讓孩子接受診療及受教育,而一般人也在看待身心障礙兒時也正向許多,以同理心取代憐憫或鄙視。這些改變都讓台灣社會正視到一個外來傳教士對土地及人群的關愛,以個人無法做大事,但能用大愛做小事,進而影響整個社會。
資料出處
1.網站資料:Maryknoll mission archives (Brendan M. O’Connell)https://maryknollmissionarchives.org/deceased-fathers-bro/father-brendan-m-oconnell-mm/
(搜尋日期:2020.10.10)
2.網站資料:財團法人天主教伯利恆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www.bethlehem.org.tw/
(搜尋日期:2020.10.10)
3.網站資料:《瑞復》季刊http://www.straphael.org.tw/page.php?pid=26
(搜尋日期:2020.1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