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筆名
林漁農、凌浪生、林浪生、赤嵌生、浪生、昱生、林逸人、舉之
別名
字朝棟,號鶴亭
性別
領域類別
學術教育類
生卒年
1904年12月31日 ~1992年 9月23日
出生地
林家祖厝(今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778號)
生平小傳
◎幼年家道鼎盛,十歲學習漢文

林勇,日本時期明治37年(1904年)12月31日於林家祖厝出生(今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778號),在家排行老大,有九名兄弟姐妹。祖父經營海上運輸,父親林格(林乞食)繼承家業,幼年時家道鼎盛,「林」字號的船舶在安平港往來頻繁,林家煮飯要用大爐灶,掀飯蓋用吊鉤,雇工吃飯要搖鈴。

林勇八歲時啟蒙於安平公學校(今石門國小),十歲時進入私塾(蘭谷軒書房),跟著三叔公李章三學習漢文,後起字號「朝棟」。十七歲時負笈日本名古屋中學,1921年初,回台探望生病的父親,父親逝世後,再返日繼續二年級的學業,不過,當年暑假因染腳氣病而回台治療,見母親在父親過世後的生活孤寂,常常受到輕凌,決定休學,回鄉就業。一家人與三房從祖厝遷至新宅(今觀音街86號林勇故居旁),1925年於新宅東邊另購一塊地,興建四房一廳一伸手(今林勇故居)。

◎民族意識強烈,與同好組安平讀報社鼓勵閱報

十九歲時,任職於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安平出張所(今德記洋行),廿三歲時與台南東門望族曾栳的長女曾玉匙結為連理。曾栳經營木材業,曾玉匙幼時住在東門教會(今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旁,接受西方教育,也因此奠下白話羅馬字根基。

林勇的個性耿直,民族意識強烈,日本統治時期,看見日人不擇手段的經濟榨取及不合理的差別待遇,常會向日本上司據理力爭,也因此被日人認為是「思想惡化的分子」。在大日本製鹽株式會社任職五年七個月後,因不滿日人的歧視待遇與壓榨,辭去工作。

1927年,與同好成立「安平讀報社」,鼓勵閱報學漢文,了解社會大事,並被推舉為社長,同時也加入由安平菁英組成的「公勵會」。當時他常到好友林八豹家中,借閱由臺北郵寄到臺南的《臺灣民報》,臺南市公會堂(前社教館)舉辦的文化講座及安平城隍廟所舉辦的民族自覺演講會,如蔡培火的「光明政治」、韓石泉的「專制政治下之臺灣」等,他也是每場必前往聆聽。

◎國學基礎深厚,曾夢想成為文學家

林勇一心想遊學海外,但身為長子,要分擔母親撫養兒女的重擔,因而一直無法如願,為他內心的遺憾,1928年雖曾赴廈門遊學2個月,因後濟無著落而返鄉,卻也因此認識文學好友顏興。

愛看書的林勇,累積深厚的國學基礎,曾經夢想成為一位文學家,1930年起,陸續在《臺灣新民報》發表作品,包括約5000字的小說處女作(叔父!)、以及新詩(冷熱)、(哭)、(暴風雨裡)、(詩)、(她的幻影)、論說性文章(體育與社會)、(中秋問明月)等。

◎擔任安平區長 開始研究安平及臺灣文史

1946年4月,林勇受鄉黨及時任安平區區長的張長庚推薦,由臺南市政府派令暫代安平區副區長。同年10月16日,區長改由區民代表會選舉,正、副區長繼續留任。1947年張長庚請辭,經改選由林勇出任安平區區長,隔年再當選為第二屆安平區長。

  當時安平區公所位於安平古堡旁(今熱蘭遮城博物館),林勇為了處理區內政務方便,曾遷居至官舍(今安平古堡),約1年後才搬回自宅,而那一段時間,他時常會遇到前往安平古堡參訪的民眾,詢問安平的歷史,他認為,身為區長卻不知道安平的歷史實在說不過去,因而開始鑽研安平的文史。

1948年,林勇考證史料,發表「鄭成功與赤崁」,1949年再撰寫70多頁的「赤崁城與安平」,分送給有關單位參考。他也曾為了安平的重生,發表交通建設、治水建設等九大建言,包括呼籲市議會力促疏浚安平港及運河,根據臺南市志地理篇記載,該建議後來獲全省行政會議提案通過。

◎鑽研地方文史四十年,出版《臺灣城懷古集》與續集

1950年3月,林勇請辭安平區長,9月投入安平區市議員的選舉,最終以47票之差落選,從此退出政壇,致力於文史研究。

1951年,獲首屆民選市長葉廷珪聘任為「臺南市史料編纂委員會」(後改組為「臺灣省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1958年,戰後臺灣第一個登記立案的民間文史社團—臺南市文史協會成立,林勇為成員之一。

1953年起在臺灣省糧食局臺南事務所任職,前後十二年的歲月裡,也是林勇對安平及臺灣文史研究成果最豐盛的時期。

 他長期針對安平進行史蹟踏查、地方耆老訪談等工作,並以朝棟、鶴亭、林逸人、舉之等筆名,陸續於《臺南文化》、《臺灣風物》等刊物上發表,以多種面向,鉅細靡遺記錄了安平自荷蘭時期、明鄭以來的滄海桑田與人事變遷,調查安平地區的歷史遺跡與廟宇,以及紀錄當地的風水傳說、軼事等,還收錄有安平地圖、熱蘭遮城圖、安平島新舊地形等圖像照片,凸顯安平在臺灣史上的地位,為繼日本人之後,較有系統的民間安平研究,在1960年,撰寫的文稿已有40萬字,但實際發表的僅佔一半,匯整出版為20萬字的《臺灣城懷古集》,他的相關研究及收錄的圖像照片,常被後來的研究者引用,可謂為戰後安平文史的第一把交椅。

 如1953年以林朝棟之名,在《臺南文化》發表的〈記安平之名勝古蹟〉,撰述赤崁城、億載金城、運河、安平燈台的歷史、空間等演變,以及詳細記載安平港開鑿新港的相關工事內容;1954年〈安平遺蹟拾考〉,以荷蘭時代、明鄭、清代為分類,介紹安平地區的遺蹟歷史與當時的狀況。 1967年以林鶴亭之名刊載於《臺灣風物》的〈熱蘭遮城建置年代與名稱演變考〉等。

 其他還有關於〈鄭成功到台之前後〉、〈安平鎮兵變〉、〈安平天后宮志〉、〈重建安平城隍廟樑籤考〉、〈占天測候〉、〈風浪險惡之臺灣海峽〉、〈記安平之名勝古蹟〉、〈臺灣地名之探討〉等,同時也翻譯日本學界關於臺灣研究的重要作品,如〈安平古堡與赤嵌樓遺蹟考〉、〈臺灣研究兩篇〉等。

1964年從糧食局臺南事務所退休後,他更全心投入文史研究,1971年與安平區區長張朝賡成立安平長壽俱樂部(今安平長壽老人會),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多多參與活動。1980年時,原本計畫將1960年至1979年間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臺灣城懷古續集》,卻因當時文史類書籍並不暢銷,出版商遲遲未付梓,直至1990年,才在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潘元石與黃天橫的大力促成下,由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出版。當時八十七歲的林勇,體力衰弱,眼睛也因白內障開刀後未見好轉,已很少看書及寫作。

◎考據爭議性文史議題 翻譯臺灣總督府公文檔案

林勇也曾對鄭成功登陸地點等爭議性的文史議題進行探討,包括〈鹿耳門之地點考〉、〈鹿耳門古港道里方位考的商榷〉、〈鄭成功接見荷使地點考〉等。

1968年至1969年,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組長王詩琅及王世慶邀請,與莊松林一同翻譯臺灣總督府公文檔案,歷時兩年又兩個月,共完成715卷、2萬3140件,期間曾引起警備總司令部調查組注目,也曾一度罹患急性肝炎。《臺灣城懷古續集》內收錄的〈水野遵「巡臺」日記〉,即是翻譯自明治三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三冊第四一號,民總四六0號)。

◎大半人生奉獻給文史

1992年9月23日,林勇辭世,享壽89歲。林勇伉儷共育有六子二女,五子林錫田延續父親的文史魂,目前也致力於安平的文史研究與推動。

林勇將大半人生投入地方文獻的蒐集及臺灣史實的考證,不遺餘力,且其研究聚焦於家鄉同時也是台灣文化發祥地的安平,以安平人寫安平文史,再擴及台灣,旁徵博引,花費許多功夫。

《臺灣城懷古集》共十八篇,《臺灣城懷古續集》共十九篇,兩書的內容均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安平,另一則為臺灣研究,他的著作是海內外許多研究安平與台灣歷史者的重要參考,亦獲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列為東洋史研究類目,英國劍橋大學及荷蘭圖書館也典藏。
資料出處
林錫田(林勇之五男)2019.08訪談紀錄
林錫田〈傳承安平文史先驅─先父 林勇百年冥誕紀念〉,《文史薈刊》,復刊第6輯,頁96-133。臺南市文史協會出版,2003.12
〈臺南人的臺南研究:臺南市文史協會的先行者們〉,《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專刊》,頁104-135。臺南市:臺灣史博館,2018.11。
《安平區志》,頁843-844。臺南市安平區公所,1998.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