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
男
領域類別
醫療類
生卒年
1903年8月29日(農曆7月7日)-1998年8月30日
出生地
臺南市
生平小傳
◎貧家子弟力爭上游 受王受祿、黃國棟提拔成良醫
何瑞麟,日本明治36年(1903)生於臺南市。父親何錫珍,於普濟殿私塾任教,每週下午到廟前為市民講解《聖諭廣訓》。母親何翁鵝則在廟邊販售金紙。何瑞麟在家排行次男,長兄瑞麒、長姐瓊英,另有一弟瑞犀。
何瑞麟8歲喪父,12歲自寶公學校(今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畢業後,家貧無力升學,在雜貨店鄰居介紹下,到王受祿(臺灣第一位留德醫學博士)與黃國棟合辦的白金町回生醫院(今忠義路與成功路口)當藥局生。
當時回生醫院頗富盛名,門診和住院患者眾多,何瑞麟從早忙到晚,因家境清寒,自知更要努力向上,刻苦學習。他不忍病人術後換藥受苦,細心先用消毒水濡濕傷口以減少疼痛,受到病人歡迎,特別喜歡找他換藥。他也在醫生動手術或抽不出身時幫忙處理小狀況。白天分別陪王受祿與黃國棟巡房診察,習得外科與內科、眼科醫學知識。晚上工作結束後則研讀病理症狀與治療方法,準備日本政府限地醫(醫院學徒助手經考試及格,限在沒有正式醫師執業之鄉村開業)的考試。
◎回生醫院派駐山上看診 存得資本赴日留學
何瑞麟在回生醫院學習四年後,來自山上庄的患者林萬得 認為何的技術好,對病人親切又有愛心,建議王受祿到醫療資源缺乏的山上庄開設分診所,由何主診。在王受祿鼓勵和林萬得協助下,分診所順利於1917年4月開業。 地點設在當地富人林昌宅邸前棟,位於庄內中心,交通方便,林昌之妻(人稱昌嫂、大內庄長楊雲祥之姐)處處關照何瑞麟。
何瑞麟在山上看診四年多,病患除山上庄和石仔瀨(大內)外,甚至有自屏東南州和新化慕名而來要求往診。山上庄長楊春貴腳腫發炎,他也幫忙緊急手術。然何瑞麟赴臺北參加限地醫考試後,開始猶疑是否一生都要留在鄉下做公醫。剛好友人蔡炎(今民權路二段平和齒科前院長)在日本進修,來信告知他留學法規恐將轉嚴,建議儘早出發。受到黃國棟、王受祿和昌嫂支持,何瑞麟籌措資金赴東京留學。
◎留日期間參與臺灣民族民主運動 熱心學生事務
何瑞麟抵達日本後開始補習化學和英文,1928年前後就讀日本齒科醫學專門學校(位於東京,今日本齒科大學)。 入學後被選為東京臺灣留學生青年會幹事,協助每年從臺灣新來的學生進入日本中學就讀以便取得大專應考資格。 曾受過他幫助的臺灣留學生後來也都找何看牙,使得他在臨床實習獲得優異成績。
當時臺灣民族民主運動盛行,留日學生多選修北京話為第二外國語,避免日本人了解交談內容。何瑞麟認為學習北京話日後有助在中國通行,經中國青年會總幹事介紹,另找了11人一同向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崔淑青(考取清末庚子賠款公費)學北京話,因而結識崔淑青之妹,就讀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預科(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的崔淑芬。
◎畢業前夕家中遇變故 匆促返臺
然而就在何瑞麟畢業前三天,電報得知大哥車禍受傷命危,他立即向校方請假,希儘快返臺,院長特別通融提前放行。
何瑞麟畢業後即回臺開業,購得王汝禎房產〈王育霖、王育德之父,經營金義興商行〉,於臺南市民權路二段開設何齒科醫院,遠近馳名。昭和9年(1934)夏天,何瑞麟邀崔淑芬姐妹來臺旅遊。崔淑芬原打算從臺灣轉赴日本完成學業,但因中日關係緊張,日本殖民政府對中國觀光客極不友善,日夜跟監崔氏姐妹甚至扣留護照。或許是姻緣天註定,在姐姐作主下,何瑞麟與崔淑芬同年7月8日於臺南公會堂舉行結婚式,把這位河北出生、東京留學的中國大家閨秀,留在府城。婚禮由蔡培火證婚,蔡培火之女擔任花童。王受祿和黃國棟皆出席致賀。
◎行醫濟世 宅心仁厚受推崇
何瑞麟從小家境清寒,受兄姐栽培而習得一技之長,行有餘力之後也牽成胞弟、姪女赴日習醫。他醫術高超、收費低廉,經常門庭若市。看診時並特別照顧窮人,付不出醫藥費也無所謂,僧尼、修女求診也免費,因此逢年過節常有病人送來各式農產品權充診金。 1960年代臺灣留學生因國外醫療昂貴,流行到何牙科補完牙齒再安心出國。
◎率先研究飲水加氟 臺灣防齲推廣先鋒
1930年代美國學者發現飲水中若含有太高的氟(氟中毒)會引起牙齒變色,出現不雅觀的白斑(氟斑、斑狀齒)。經過長期研究,確認適量的氟可以預防蛀牙,又不發生斑狀齒。何瑞麟1956年擔任臺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時,曾進行臺灣南部之斑狀齒分佈與飲料水質之實態調查,是國內最早的氟化物區域研究與計量研究。當時就讀成功國小的小女兒康惠和同學們就是他的白老鼠。之後他在日本臨床齒科雜誌上發表重要發現,飲水預防蛀牙最恰當的氟含量,約在0.5~0.6ppm。他也曾邀日本外科教授及氟專家美濃口玄博士來臺演講,建請衛生署長顏春輝(亦為臺南市歷史名人之一)召開氟化物之蛀牙預防討論會議。美國疾管局認為飲水加氟預防蛀牙是二十世紀十大公共衛生成就之一。
◎以身作則 子女皆有所成 獲選模範父親
何瑞麟看診認真, 工作之餘也積極進修,1970年再於京都大學取得齒科博士,行醫直至81歲退休,曾獲醫界頒獎表揚。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的何瑞麟,是典型的紳士,平時熱心社會服務,與崔淑芬鶼鰈情深,亦支持妻子發揮長才,在家開班教授北京語。崔淑芬曾任臺南女中教師、臺南家職校長、第一屆臺南市議員,為捍衛婦權不惜辭職,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先例。兩人育有四子二女,亦各有所成。
何瑞麟次子康潔幼年骨髓發炎不良於行,何經常揹著孩子到臺北、上海和北京求醫,最後於東京治癒。何瑞麟民國50年(1961)左右曾獲選臺南市模範父親。子女最感念他以身作則,重視身教,立下典範。
長子康夫(河元 康夫)克紹箕裘,成為牙醫師,於日本東京執業,曾任在日臺灣同鄉會長。次子康潔為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病理學教授。三子康民曾創辦永安高爾夫球場、永安旅行社。四子康平於民國99年(2010)逝世。長女康美旅居比利時致力臺灣民主運動,早年被列黑名單不得返臺,曾任歐洲臺獨聯盟主席、行政院文建會顧問。何瑞麟留日時期思想左傾,但1965年代表臺灣赴日參加研討會遭中國打壓,被迫寫悔過書,對康美之臺獨信念深表支持並引以為傲。次女康惠旅居美國。何家彼此關係緊密,時常結伴旅遊聚會。
民國87年(1998)何瑞麟開始口述回憶錄,可惜僅完成7頁,8月即因淋巴癌病逝於日本東京,享年95歲。在臺南公會堂舉辦的告別式中,包括吳修齊等故舊分享何瑞麟看診的趣事,溫馨感人。六名子女曾設立何瑞麟崔淑芬文教基金會,回饋社會。但因後人皆長居海外,已停止運作。
何瑞麟,日本明治36年(1903)生於臺南市。父親何錫珍,於普濟殿私塾任教,每週下午到廟前為市民講解《聖諭廣訓》。母親何翁鵝則在廟邊販售金紙。何瑞麟在家排行次男,長兄瑞麒、長姐瓊英,另有一弟瑞犀。
何瑞麟8歲喪父,12歲自寶公學校(今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畢業後,家貧無力升學,在雜貨店鄰居介紹下,到王受祿(臺灣第一位留德醫學博士)與黃國棟合辦的白金町回生醫院(今忠義路與成功路口)當藥局生。
當時回生醫院頗富盛名,門診和住院患者眾多,何瑞麟從早忙到晚,因家境清寒,自知更要努力向上,刻苦學習。他不忍病人術後換藥受苦,細心先用消毒水濡濕傷口以減少疼痛,受到病人歡迎,特別喜歡找他換藥。他也在醫生動手術或抽不出身時幫忙處理小狀況。白天分別陪王受祿與黃國棟巡房診察,習得外科與內科、眼科醫學知識。晚上工作結束後則研讀病理症狀與治療方法,準備日本政府限地醫(醫院學徒助手經考試及格,限在沒有正式醫師執業之鄉村開業)的考試。
◎回生醫院派駐山上看診 存得資本赴日留學
何瑞麟在回生醫院學習四年後,來自山上庄的患者林萬得 認為何的技術好,對病人親切又有愛心,建議王受祿到醫療資源缺乏的山上庄開設分診所,由何主診。在王受祿鼓勵和林萬得協助下,分診所順利於1917年4月開業。 地點設在當地富人林昌宅邸前棟,位於庄內中心,交通方便,林昌之妻(人稱昌嫂、大內庄長楊雲祥之姐)處處關照何瑞麟。
何瑞麟在山上看診四年多,病患除山上庄和石仔瀨(大內)外,甚至有自屏東南州和新化慕名而來要求往診。山上庄長楊春貴腳腫發炎,他也幫忙緊急手術。然何瑞麟赴臺北參加限地醫考試後,開始猶疑是否一生都要留在鄉下做公醫。剛好友人蔡炎(今民權路二段平和齒科前院長)在日本進修,來信告知他留學法規恐將轉嚴,建議儘早出發。受到黃國棟、王受祿和昌嫂支持,何瑞麟籌措資金赴東京留學。
◎留日期間參與臺灣民族民主運動 熱心學生事務
何瑞麟抵達日本後開始補習化學和英文,1928年前後就讀日本齒科醫學專門學校(位於東京,今日本齒科大學)。 入學後被選為東京臺灣留學生青年會幹事,協助每年從臺灣新來的學生進入日本中學就讀以便取得大專應考資格。 曾受過他幫助的臺灣留學生後來也都找何看牙,使得他在臨床實習獲得優異成績。
當時臺灣民族民主運動盛行,留日學生多選修北京話為第二外國語,避免日本人了解交談內容。何瑞麟認為學習北京話日後有助在中國通行,經中國青年會總幹事介紹,另找了11人一同向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崔淑青(考取清末庚子賠款公費)學北京話,因而結識崔淑青之妹,就讀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預科(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的崔淑芬。
◎畢業前夕家中遇變故 匆促返臺
然而就在何瑞麟畢業前三天,電報得知大哥車禍受傷命危,他立即向校方請假,希儘快返臺,院長特別通融提前放行。
何瑞麟畢業後即回臺開業,購得王汝禎房產〈王育霖、王育德之父,經營金義興商行〉,於臺南市民權路二段開設何齒科醫院,遠近馳名。昭和9年(1934)夏天,何瑞麟邀崔淑芬姐妹來臺旅遊。崔淑芬原打算從臺灣轉赴日本完成學業,但因中日關係緊張,日本殖民政府對中國觀光客極不友善,日夜跟監崔氏姐妹甚至扣留護照。或許是姻緣天註定,在姐姐作主下,何瑞麟與崔淑芬同年7月8日於臺南公會堂舉行結婚式,把這位河北出生、東京留學的中國大家閨秀,留在府城。婚禮由蔡培火證婚,蔡培火之女擔任花童。王受祿和黃國棟皆出席致賀。
◎行醫濟世 宅心仁厚受推崇
何瑞麟從小家境清寒,受兄姐栽培而習得一技之長,行有餘力之後也牽成胞弟、姪女赴日習醫。他醫術高超、收費低廉,經常門庭若市。看診時並特別照顧窮人,付不出醫藥費也無所謂,僧尼、修女求診也免費,因此逢年過節常有病人送來各式農產品權充診金。 1960年代臺灣留學生因國外醫療昂貴,流行到何牙科補完牙齒再安心出國。
◎率先研究飲水加氟 臺灣防齲推廣先鋒
1930年代美國學者發現飲水中若含有太高的氟(氟中毒)會引起牙齒變色,出現不雅觀的白斑(氟斑、斑狀齒)。經過長期研究,確認適量的氟可以預防蛀牙,又不發生斑狀齒。何瑞麟1956年擔任臺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時,曾進行臺灣南部之斑狀齒分佈與飲料水質之實態調查,是國內最早的氟化物區域研究與計量研究。當時就讀成功國小的小女兒康惠和同學們就是他的白老鼠。之後他在日本臨床齒科雜誌上發表重要發現,飲水預防蛀牙最恰當的氟含量,約在0.5~0.6ppm。他也曾邀日本外科教授及氟專家美濃口玄博士來臺演講,建請衛生署長顏春輝(亦為臺南市歷史名人之一)召開氟化物之蛀牙預防討論會議。美國疾管局認為飲水加氟預防蛀牙是二十世紀十大公共衛生成就之一。
◎以身作則 子女皆有所成 獲選模範父親
何瑞麟看診認真, 工作之餘也積極進修,1970年再於京都大學取得齒科博士,行醫直至81歲退休,曾獲醫界頒獎表揚。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的何瑞麟,是典型的紳士,平時熱心社會服務,與崔淑芬鶼鰈情深,亦支持妻子發揮長才,在家開班教授北京語。崔淑芬曾任臺南女中教師、臺南家職校長、第一屆臺南市議員,為捍衛婦權不惜辭職,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先例。兩人育有四子二女,亦各有所成。
何瑞麟次子康潔幼年骨髓發炎不良於行,何經常揹著孩子到臺北、上海和北京求醫,最後於東京治癒。何瑞麟民國50年(1961)左右曾獲選臺南市模範父親。子女最感念他以身作則,重視身教,立下典範。
長子康夫(河元 康夫)克紹箕裘,成為牙醫師,於日本東京執業,曾任在日臺灣同鄉會長。次子康潔為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病理學教授。三子康民曾創辦永安高爾夫球場、永安旅行社。四子康平於民國99年(2010)逝世。長女康美旅居比利時致力臺灣民主運動,早年被列黑名單不得返臺,曾任歐洲臺獨聯盟主席、行政院文建會顧問。何瑞麟留日時期思想左傾,但1965年代表臺灣赴日參加研討會遭中國打壓,被迫寫悔過書,對康美之臺獨信念深表支持並引以為傲。次女康惠旅居美國。何家彼此關係緊密,時常結伴旅遊聚會。
民國87年(1998)何瑞麟開始口述回憶錄,可惜僅完成7頁,8月即因淋巴癌病逝於日本東京,享年95歲。在臺南公會堂舉辦的告別式中,包括吳修齊等故舊分享何瑞麟看診的趣事,溫馨感人。六名子女曾設立何瑞麟崔淑芬文教基金會,回饋社會。但因後人皆長居海外,已停止運作。
資料出處
何康平記錄,何瑞麟口述回憶錄,1998
何康夫、何康潔、何康民、何康美、何康惠兄妹訪談記錄,2018/12/22~23
何康夫、何康潔、何康民、何康美、何康惠兄妹訪談記錄,2018/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