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芸

性別
領域類別
藝術類(舞蹈家、舞蹈教育工作者)
生卒年
1926年9月2日─2015年6月5日
出生地
臺灣臺南市
生平小傳
林香芸,昭和元年(1926)9月2日出生於臺南,父親盧丙丁 (1901—1945)為知名社會運動人士,母親林氏好(1907─1991)是臺灣著名的聲樂家。昭和11年(1936),林香芸隨母親前往日本,赴日期間,先後進入大村能章創辦的日本歌謠學校,參加小澤恂子舞蹈研究所及大船松竹攝影所的俳優專門學校接受舞蹈、歌唱及戲劇訓練。1945年間,再前往中國東北滿州新京市(長春市)地方劇團,學習京劇身段、身法與武術,進而培養深厚舞蹈藝術表演與創作的專業素養。返臺後,民國36年(1947)於臺南市成立「林香芸舞蹈研究所」,並再次成立「南星歌舞團」,擔任舞蹈部主任(團代表為母親林氏好)。隔年,林氏好與林香芸先後北上進入泰北中學任教,並於中山堂舉辦發表會,之後母女二人在臺北分別成立「林是好歌舞研究所」和「林香芸舞蹈研究所」,並定期做全台巡迴演出,為臺灣早期舞蹈藝術之推廣貢獻良多。
1950年代,臺灣發展出一股新的舞蹈娛樂演出形式,結合歌舞表演並極盡聲色能事的豪華風潮,這即是受到林香芸與學生林月霞組成的「芸霞音樂舞蹈樂團」所影響。「芸霞音樂舞蹈樂團」將藝術帶入娛樂之中,開創了藝術文化與社會娛樂結合的潮流,包括之後成立的「國華歌舞團」、「寶珠歌舞團」等演出性質,皆和「芸霞」相似,是歌、舞、劇合一的流行娛樂節目。除了感官刺激外,其表演內容帶有日本文化色彩,因此十分受到歡迎。此外,更汲取臺灣歌仔戲和本土歌謠所蘊含豐富意涵,為舞蹈創作的靈感,融入其「民俗舞」的一部分。
民國53年(1964),林香芸獲得「推廣民族舞蹈十年以上有功獎」,仍熱心參與民族舞蹈學會各項活動,並持續從事舞蹈教育。民國79年(1990),獲教育部頒發「中華民族文化薪傳獎」。民國87年(1998)再獲頒資深舞者的慰問獎,獎勵其對臺灣舞蹈的貢獻。
林香芸的舞蹈長才除展現在芭蕾與中國舞蹈,並擴
及印度舞、印尼舞及西班牙舞等世界舞蹈,可謂多元且全方位的舞蹈家;而在舞蹈教育方面,更指導造就出如王月霞、楊素珍與盧翠滋等多位不同領域的舞蹈家,其一生投入奉獻於舞蹈,不僅在臺灣舞蹈界扮演開拓者的角色,也對臺灣舞蹈發展與舞蹈教育影響甚鉅。
資料出處
林郁晶,《林香芸:妙舞璀璨自飛揚》,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國家教育研究院舞蹈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91169/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9E%97%E9%A6%99%E8%8A%B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