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
男
領域類別
藝術類(歌謠家、作曲家)、醫療類
生卒年
1883年1月19日─1960年1月23日
出生地
臺灣臺南市
生平小傳
林清月,清光緒9年(1883)出生於臺南,父親鍾國棟為清朝官吏,因八字之故,故過繼給其姑丈林汝聘。
林清月自幼熟讀四書五經,日本治臺後,進入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結業後受聘於臺灣總督府臺南醫院擔任翻譯。明治33年(1900) 年,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就讀,畢業後任職於「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今臺北市立中興醫院)與「臺灣病院」(今臺大醫院),由於研究鴉片戒治有成,被任命為總督府地方病調查委員會囑託,並將其研究鴉片的醫療心得著成《地球阿片之命運》一書。
林清月是內科醫師,擅長治療關節炎和氣喘,曾於明治42年(1909)在大稻埕「港町」創設「宏濟醫院」,為臺灣早期的私立西醫醫院之一;昭和8年(1933),創設私立綜合醫院,延聘醫生分科治療,成為臺灣醫師創設綜合醫院的濫觴。戰後,1945年臺北市醫學界成立臺北市醫師公會,林清月被推舉為第一任理事長。
除行醫之外,林清月亦嗜好於唱歌以及採集、創作歌謠,「凡歌必記、有聞必錄、時時唱歌以自娛」,行醫之餘,便聚精會神研究臺灣歌謠,曾與鄧雨賢合作,為〈老青春〉作詞,當時多位知名作詞人,如李臨秋、陳達儒、周添旺等皆視他為師。其作品包括〈豈可如此〉(周添旺曲)、〈清閒快樂〉(王雲峰曲)等,並於昭和10年(1935)「臺灣歌協會」成立時出任理事;戰後民國40年(1951),擔任臺灣省文化協進會設歌謠委員會委員。曾出版《仿詞體之流行歌》與《歌謠集粹》等書籍,收錄近千首臺灣歌謠,是臺灣歌謠的重要文獻。
林清月是臺灣醫界的前輩,為醫界所推崇的;他對臺灣歌謠領域的收集採錄,以至於詞曲創作也有重大貢獻,故被人稱作「歌人醫生」。民國49年(1960)林清月逝世,曾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李騰獄便讚譽他:「醫生做來真出名,也會唸歌分人聽。」
林清月自幼熟讀四書五經,日本治臺後,進入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結業後受聘於臺灣總督府臺南醫院擔任翻譯。明治33年(1900) 年,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就讀,畢業後任職於「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今臺北市立中興醫院)與「臺灣病院」(今臺大醫院),由於研究鴉片戒治有成,被任命為總督府地方病調查委員會囑託,並將其研究鴉片的醫療心得著成《地球阿片之命運》一書。
林清月是內科醫師,擅長治療關節炎和氣喘,曾於明治42年(1909)在大稻埕「港町」創設「宏濟醫院」,為臺灣早期的私立西醫醫院之一;昭和8年(1933),創設私立綜合醫院,延聘醫生分科治療,成為臺灣醫師創設綜合醫院的濫觴。戰後,1945年臺北市醫學界成立臺北市醫師公會,林清月被推舉為第一任理事長。
除行醫之外,林清月亦嗜好於唱歌以及採集、創作歌謠,「凡歌必記、有聞必錄、時時唱歌以自娛」,行醫之餘,便聚精會神研究臺灣歌謠,曾與鄧雨賢合作,為〈老青春〉作詞,當時多位知名作詞人,如李臨秋、陳達儒、周添旺等皆視他為師。其作品包括〈豈可如此〉(周添旺曲)、〈清閒快樂〉(王雲峰曲)等,並於昭和10年(1935)「臺灣歌協會」成立時出任理事;戰後民國40年(1951),擔任臺灣省文化協進會設歌謠委員會委員。曾出版《仿詞體之流行歌》與《歌謠集粹》等書籍,收錄近千首臺灣歌謠,是臺灣歌謠的重要文獻。
林清月是臺灣醫界的前輩,為醫界所推崇的;他對臺灣歌謠領域的收集採錄,以至於詞曲創作也有重大貢獻,故被人稱作「歌人醫生」。民國49年(1960)林清月逝世,曾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李騰獄便讚譽他:「醫生做來真出名,也會唸歌分人聽。」
資料出處
莊永明,〈稻江歌人醫生-林清月〉,《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社,1990),頁76-86。
莊永明〈稻江歌謠醫師—林清月先生〉,《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7/05),頁39-50。
莊永明〈稻江歌謠醫師—林清月先生〉,《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7/05),頁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