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彰輝

性別
領域類別
宗教類
生卒年
1914年8月20日-1988年10月28日
出生地
彰化市
生平小傳
黃彰輝出生於彰化,取名「彰輝」,彰顯彰化人的光輝之意,在教會也有許多人稱他Shoki Coe(日文名字)。父親黃俟命為牧師,彰輝是他的第一個孩子。隨著父親的傳教工作在鹽水港和臺南成長。1922年開始在臺南讀小學,1927年受洗於臺南東門教會,該年4月進入長老教會中學校就讀,並於1930年前往東京青山學院中學部就讀,但因父親病重返回臺灣。1931年他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進入臺北高等中學校就讀。1934年,前往東京帝國大學研讀哲學。1938年受臺南神學院滿雄才牧師(Rev. W.E. Montgomery)推薦,獲得宣教會補助赴英留學,在劍橋大學的西敏斯特學院研讀神學三年。
1941年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封立他為牧師,回到臺灣後,積極投入神學教育的工作。受聘擔任臺南神學院講師,1949年受封立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以及臺南神學院的院長,擔任院長至1965年,是第一位臺灣人神學院的院長,並將該校建設為當時全東南亞數一數二的神學院。
這段期間,他積極促成長老教會南、北兩大會聯合成立總會,引用「合一則穩固,分裂就敗亡」(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的名言。同時期在紐約協和神學院院長Dr. Van Dusen等人的協助下,他參與促成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在臺灣設立東海大學,並和黃武東、陳明清等三人任東海大學第一任董事。
黃彰輝自 1953年起,受邀參與普世教協基金會(WCC)和世界長老會聯盟(WPA)的會議,並接觸普世神學思潮。他成功地說服當時長老教會的總幹事黃武東牧師應著手進行戰後臺灣教會本身的宣教工作。這也是後來「倍加運動」(P.K.U.)的緣起。1965年起,他雖然成為「志願的流亡者」,人在海外,但仍關切臺灣,發起海外「臺灣人自決運動」以喚起海臺灣人的自覺意識。1980年他與彭明敏等海外知名人士組織、成立「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為台灣推動外交工作,拓展國際關係。
黃彰輝積極投入神學教育,被譽為「獻身普世運動的臺灣本土神學家」。
資料出處
2001 鄭仰恩,〈獻身普世運動的臺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新使者雜誌》64期,頁30-33。
2004 張瑞雄,《臺灣人的先覺:黃彰輝》(望春風傳記叢刊 11),臺北市 : 望春風文化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