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
男
領域類別
政治類
生卒年
生卒年不詳
出生地
貴州貴筑縣
生平小傳
蔣允焄,字為光,號金竹,自號金筑生。清乾隆2年(1737)進士,選庶吉士,官翰林院檢討。歷任浙江餘姚縣知縣、甘肅秦安縣知縣、江西九江知府、福建漳州府知府。
乾隆28年(1763)8月移知臺灣府事,蔣在知府任內建設特多,首先他到任後,循例前往法華寺的前殿火神廟參拜,因殿堂過於隘小簡陋,為答神祇的庇護,於是重建火神廟,並同時擴建法華寺內殿,乾隆29年(1764)12月獲任分巡臺灣道。
其治因俗為政,平易近人。注重防洪治水,新修塭岸橋,使濫流就範,蓄洩灌溉,利濟農田,便捷交通;嘗濬南湖,就湖畔建書院以推廣文教。復好築亭園,有半月樓、鴻園、道署禔室等十三勝之目。乾隆36年(1771)改海防汀漳龍道離臺。
所至均有政聲,而在臺日久,臺民尤切思慕,勒有去思之碑;而二百年來,今臺南尚流傳許多「蔣公子」之故事,著有《四書講義》。
乾隆28年(1763)8月移知臺灣府事,蔣在知府任內建設特多,首先他到任後,循例前往法華寺的前殿火神廟參拜,因殿堂過於隘小簡陋,為答神祇的庇護,於是重建火神廟,並同時擴建法華寺內殿,乾隆29年(1764)12月獲任分巡臺灣道。
其治因俗為政,平易近人。注重防洪治水,新修塭岸橋,使濫流就範,蓄洩灌溉,利濟農田,便捷交通;嘗濬南湖,就湖畔建書院以推廣文教。復好築亭園,有半月樓、鴻園、道署禔室等十三勝之目。乾隆36年(1771)改海防汀漳龍道離臺。
所至均有政聲,而在臺日久,臺民尤切思慕,勒有去思之碑;而二百年來,今臺南尚流傳許多「蔣公子」之故事,著有《四書講義》。
資料出處
1979黃典權、葉英、賴建銘纂修《臺南市志卷七人物志》,臺南市 : 臺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