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
男
領域類別
學術教育類
生卒年
1906/05/29〜1974/09/02
出生地
臺南市
生平小傳
潘貫,字凌雲。幼時在家塾研讀漢文,直至13歲始接受學校教育。臺北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化學科就讀,奠定其延就化學的基礎。
大學畢業後留在學校從事研究,而後回臺南任教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在日治時期從事拉曼光譜研究,對早期的有機化合物光譜研究有相當價值。
民國34年(1945)後受聘於臺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任教臺大期間,積極從事電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後期進行錯化合物之物理化學研究,在熱力學研究方面頗有貢獻,並受國內外專家之囑目。
民國45年(1956)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並先後擔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教授等職,畢生為學術而生活,為教學而生活。
大學畢業後留在學校從事研究,而後回臺南任教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在日治時期從事拉曼光譜研究,對早期的有機化合物光譜研究有相當價值。
民國34年(1945)後受聘於臺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任教臺大期間,積極從事電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後期進行錯化合物之物理化學研究,在熱力學研究方面頗有貢獻,並受國內外專家之囑目。
民國45年(1956)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並先後擔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教授等職,畢生為學術而生活,為教學而生活。
資料出處
2004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