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水潭

性別
領域類別
文學類
生卒年
1907年5月13日〜1995年3月9日
出生地
臺南市佳里區佳里興
生平小傳
郭水潭,號千尺,為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重要推手之一。 郭水潭漢學素養頗佳,名、號皆取自李白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因為接受日文教育,主要創作的語言是日文,學生時期就有俳句和短歌的創作,青年時代即顯露創作天份。
日昭和元年(1926)自佳里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18歲的郭水潭就因為所創作的短歌被臺南州北門郡郡守賞識,因此獲雇在北門郡役所,擔任郡守的通譯,日昭和16年(1941)他更成為北門郡勸業課技士,是日治時期少數任官職的臺灣作家。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史上,「鹽分地帶」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郭水潭參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史上的各項活動,日昭和8年(1933)與吳新榮、莊培初等人共組「佳里青風會」,這組織雖然不久後就面臨解散的命運,但卻成為後來鹽分地帶文學陣營的濫觴。戰後,他移居臺北,曾任吳三連市長時代的庶務股長,退職後於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擔任委員,對臺灣鄉土史料的蒐集整理投入相當多的心力。郭水潭的創作包括新詩、小說、隨筆、詩與論述等,但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的新詩創作。
民國70年(1981)郭水潭返鄉定居,之後他逐漸喪失記憶,在80年代後期搬進安養院度過餘生。民國82年(1993)臺南縣立文化中心頒給郭水潭「南瀛文學獎文學特殊貢獻獎」,其作品也由臺南縣立文化中心文教基金會結集出書,成為「南瀛文學家專輯」的首集《郭水潭集》。
郭水潭的詩作以寫實為主,描寫日治時期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在新詩的創作上數量不多,時間也不長,但是水準頗高,曾經獲得「島的詩人」美譽,被認為是鹽分地帶文學陣營作家中詩作藝術成就最高的一位。
資料出處
1994 郭水潭,《郭水潭集》,臺南縣政府。
1994 羊子喬,〈橫看成嶺側成峰—試為郭水潭造像〉,《文學臺灣》10期,頁73-78。